首页
> 理论研讨 > 领导言论
四位一体抓绩效 内外兼修促管理
发布日期:2012-06-15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四位一体抓绩效     内外兼修促管理

   

市编委办主任 马 林

   

   市编委办既是市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又是市绩效管理被考评部门。在今年以来我市开展的绩效管理工作中,我们坚持“参与、执行、拓展、求效”四位一体,对外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积极参与全市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策划和推动,对内注重抓好部门自身绩效管理的执行,力创特色,务求实效,争当先进。

  参与:积极助推全市绩效管理。市编委办是市级机关各部门职能配置、职责履行的综合监管部门。作为市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我们主动请缨,抽派精干力量,参与效能工作,积极助推全市绩效管理。一是参与起草《泰州市市级机关部门(单位)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泰委[2012]1号)、《泰州市市级机关部门(单位)绩效管理实施细则》(泰效能发[2012]3号),分类制定泰州市市级机关部门(单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等,为我市推行绩效管理建立政策框架体系。二是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参与审核各部门(单位)常规职能工作指标项的确定,对具体目标任务的制定与执行进行把关,促进部门(单位)全面、科学、高效履职。三是参与审核相关部门共性指标的制定,参与组织各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共性指标考核管理的培训,为顺利推进绩效管理,组织绩效评估夯实基础。

  执行:扎实抓好自身绩效管理。作为市级机关绩效管理被评估的97个部门之一,我们认真贯彻市级机关绩效管理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和相关要求,扎实抓好本部门自身绩效管理。一是迅速部署,凝聚共识。3月1日,我办召开绩效管理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把开展绩效管理定位为推进全年工作的总抓手。二是加强领导,建好班子。成立市编委办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综合处负责组织推进,各处室负责目标任务的具体实施。三是精心组织,细化方案。根据部门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制定本办《年度工作目标计划书》并遵照实施。四是扎实推进,落实措施。以推行绩效管理为契机,制定部门绩效管理实施办法以及处室、工作人员考评细则,把绩效管理与加强自身建设和年度考核以及创先争优活动等有机结合,加快工作目标推进,加大创新创优力度,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行效能和管理服务水平,着力塑造好机构编制部门“严谨、儒雅、亲和”的良好形象。五是着眼长效,建立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工作动态,摸准存在困难及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研究制定本办绩效管理中长期实施规划,完善绩效管理工作体制机制,提高绩效管理工作质效,探索建立绩效管理长效机制。

  拓展:率先开展全员绩效管理。结合本部门实际,对我市现有绩效管理政策要求进行拓展和延伸,自我加压,调高标杆,争创特色。研究制定《市编委办处室及工作人员绩效考评办法》(试行)和《市编委办处室绩效考评细则》、《市编委办工作人员绩效考评细则》,率先开展全员绩效管理。考评工作采取目标考核与综合评议相结合、日常督查与量化考核相结合、考评结果与年终评先评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共分两个层次:一是对处室进行考评。主要考评单位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各处室工作职责、省编委办和市委、市政府、市编委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包括领导交办和会议交办的事项、工作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二是对工作人员进行考评。主要考评工作人员遵守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完成工作目标任务、工作效率、服务态度、廉洁自律以及工作创新情况等。办绩效考评小组每半年组织一次考核,按年中考核得分的20%和年终考评得分的80%计算最终得分。

  求效:力求成效映证绩效管理。半年来,我办绩效管理工作已初见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机构编制和体制机制保障。一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得到深化。指导泰兴、兴化两市组织实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泰兴市省直管县改革试点不断推进。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政府事权关系和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加强对市(区)推行综合执法等相关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开展完善我市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调研。二是提供高质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得到推进。3月底前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奠定基础。按照中央、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适时做好我市事业单位分类的基础调研和组织实施相关准备。三是优化执政资源配置,机构编制管理创新得到加强。妥善处理严格控制和适应发展的关系,对要求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事项认真审核,严格把关。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新途径。加强源头控制和总量控制,促进空编使用计划由外延管理向内涵管理转变,由数字管理向岗位管理、结构管理转变。四是严肃机构编制纪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得到强化。完善机构编制监管工作的科学决策机制,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综合协作机制,以及与财政预算管理相配套的约束机制。强化对市级机关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机构编制责任审核,加强对市(区)编办开展机构编制责任审核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评估工作的长效机制。五是促进效能转型升级,部门自身建设水平得到提升。加强干部学习培训,组织干部结合业务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服务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帮助研究解决机构编制管理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全市机构编制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推进全市机构编制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