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省长、省编委主任李学勇同志到省编办视察调研机构编制工作,听取了有关机构编制工作情况汇报,与部分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全省机构编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就今后一个时期机构编制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李学勇省长讲话全文如下:
李学勇省长在省编办视察调研工作时的讲话
这次到省编办来,一是看望大家,二是就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作些调研。刚才,刘方同志代表省编办作了一个很好的汇报,总的感觉,省编办的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听了以后很受启发。
近来年,全省机构编制部门紧紧围绕“管好、管住、搞活”这一机构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严格遵循“坚持原则、搞好服务”这一机构编制工作的基本要求,自觉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下来谋划、思考和推进,坚持紧跟中心走、紧贴中心做,创新工作思路,大胆探索实践,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取得新进展,机构编制管理走出新路子,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取得新成绩,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对全省机构编制工作,省委、省政府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省编办的同志们,向全省机构编制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慰问!
机构编制工作是配置党的执政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机构编制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政府机构的高效运转,关系党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现。去年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宏伟目标,这既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省机构编制部门要充分认识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牢牢把握新时期机构编工作肩负的新任务,切实增强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准确定位,锐意创新、勇于担当,为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的机构编制保证。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着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所在。要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抓住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创新,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到位、配置到位、履行到位。
要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积极开展省直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切实增强基层发展活力,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着眼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增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能力,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要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调整机构编制配置,使公共资源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
要着眼于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
第二,以增强发展活力为目标,着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调整,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按照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优化公益资源配置、有利于增强公共服务功能、有利于调动事业单位职工积极性的目标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满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
要加强资源整合。对职能交叉、任务不足、设置分散的事业单位,予以整合。对新形势下职责任务萎缩或较长时间空编的事业单位,要研究收回部分编制的措施,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和资源配置。
要加强统筹协调。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对不同社会功能、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事业单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处理好事业单位改革和相关行业改革的关系,做好政策统筹和工作衔接。
要加强体制创新。准确把握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深化事业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探索事业单位管办分离的有效形式,研究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的思路举措,着力推动政事分设、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充分激发事业单位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以强化手段创新为重点,着力管住管好机构编制。坚持从科学配置执政资源、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高度,把精简统一效能作为机构编制管理的永恒主题,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切实把机构编制管住管好。
要严控总量。温家宝总理明确批示,“本届政府不再增编,要布告周知、严格执行。”要切实加大管控力度,坚决做到机构设置和调整不突破规定限额,行政编制不突破现有总量,严禁在批准的行政编制规模之外搞自定编制。严格遵守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程序,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
要用好存量。我们说,既要严格控制住总体规模,又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是机构编制管理的难点,也是机构编制管理的着力点,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手段创新。继续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增有减”的思路,把日常管理的重点放到调整结构、盘活存量上来,探索部门内部和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调剂的办法,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充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发挥好机构编制资源效益。
要精细管理。深入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规范行政审批环节和流程,探索加强职能常态化监管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备案、责任审计、政务信息公开和部门协作,加快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第四,以提升素质能力为追求,着力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温家宝总理指出,“编办是个综合性的管理机构,是负责推进改革的机构,不仅关系上层建筑,还关系经济基础。编办的同志既要熟悉党委、政府的职责,熟悉党委、政府的运作,又要熟悉党委、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还要熟悉各项重大改革的进程、熟悉各项重大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这对加强编办自身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始终坚持一手抓业务、一手抓队伍,把自身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
要主动融入大局。始终坚持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以更高的境界、更宽的视野来把握机构编制各项工作,着力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做到紧紧围绕大局、始终服务大局,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要突出改革创新。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力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探索新途径新办法,研究提出新思路新举措,努力使机构编制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要坚持严格把关。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机制编制的精神,认真执行编制管理各项规定,坚持原则、严格把关,敢于说“不”、敢于碰“硬”,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坚决防止机构编制膨胀。
要提升能力水平。机构编制工作政治性、政策性、综合性很强,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内在追求,自觉进行主观世界改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着力增强干部队伍业务能力。
要切实转变作风。着力增强服务意识,设身处地为基层、为部门、为群众着想,既坚持原则又讲究工作艺术和工作方法,及时帮助基层和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规范公务行为,始终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